0755-2656-8622
登录
没有账号?免费注册
小六
时间:2018-12-19    发布:导儿    浏览:2087
摘要:小六是一名来自“星星的孩子”,被诊断为自闭症,他与其他孩子格格不入,不愿意参加到集体活动中去,更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···

2018年9月份,导儿在中山成立了学前儿童融合教育基地。
班上一共有三个特殊孩子,其中一个被诊断为自闭症,也就是俗称“来自星星的孩子”,他是今天故事的男主角——小六(化名)。

全面了解孩子的性格、喜好
最初入学,我发现他只爱“自己跟自己玩”,对班上的新鲜事、好玩的玩具丝毫没兴趣,显得与其他孩子格格不入。
3个月之后,他愿意跟其他孩子分享玩具,愿意积极地参与到集体活动,愿意跟其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了…这些都是令家长和老师们意外的收获。

刚开始,发现孩子语言能力需要提升,所以秉承“缺什么补什么”的理论,我们根据孩子的弱势来设定课程。
可孩子不但不配合,还出现了一些问题行为,如躺在地上…
后来改变方法,终于看到了孩子的进步。

从兴趣出发,扬长避短

通过观察小六,我们发现他在分区游戏中只钟爱豆子的玩具,一直重复磨豆浆的动作,不说话也不跟我们分享。
他的记忆力很好,会把生活的经验放到学习中,于是我们给他设定种豆子课程,帮助他拓展兴趣。
孩子也很有创造力,于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设定课程,比如用火车的玩具进行创作、火山小实验、利用密封袋进行创作等等,孩子在课堂会举手回答问题了,并且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了。

把选择权留给孩子,及时鼓励
一开始孩子不太愿意进入到集体活动,他说“我就在旁边看着你们玩”,但同时我也跟他说“如果想一起玩的话,欢迎你随时加入我们哦~”

就在我跟其他孩子讲解课程,如何利用火车创作出轨道时,发现孩子慢慢把凳子挪过来了,这表示他对活动产生了兴趣,我内心窃喜不已,果然他告诉我想要一起玩。
在活动过程中,孩子主动跟其他学生分享调色盘,主动表达说“放在中间,我们一起用吧”!这是孩子第一次主动分享,开心之余我们也给予了嘉奖。
因为得到了鼓励,在随后的课堂里,他越来越愿意跟其他孩子分享了,有了这个意识之后他跟其他小孩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。

密切关注,给予孩子同等的机会

接触孩子一个月,我们就发现他的心慢慢被打开了,不再显得格格不入,他开始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了!
在一次集体活动上,我鼓励让小六上台当小老师,引导其他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做动作,他手舞足蹈很开心,看上去很有成就感。

在接下来的集体活动中,当老师提问题的时候,他会很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;
当老师邀请孩子们上台当小老师的时候,他很踊跃的举手并且表达说“我来”;
当完成作品的时候,他会很愿意上台跟其他人分享...

孩子小小的改变,真是给了我大大的惊喜。

因材施教,调动积极性
开展音乐疗法集体课的时候,小六的参与度并不高,好几次不举手汇报老师就随意走动。
看到这里,很多家长一定会觉得是孩子不听话、没礼貌。
更深层次的原因,其实是孩子对这课程没兴趣,你强求也没用。随后我们对课程进行了调整,把创意类的因素加进集体课。

果然孩子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慢慢提升了,会执行老师的指令,也会举手回答问题,上课积极性大大提高。
我想,这种感觉跟各位特殊孩子家长的心情是一样的:看到孩子取得的小小进步会高兴不已,本以为孩子无望的人生好像看到了光明。


有位家长跟我说,“看到孩子进步,他们一家从此每天起床都有了盼头。”

要知道,每一个自闭症家庭都在绝望边缘挣扎...所以听到这样的话,我更坚信自己能做好这份事业,并且会带着使命感坚持下去,希望特殊孩子能够受到更多人的接纳。


0755-2656-8622